2022-06-09 09:51:55 浏览数:0
李长友 ,男,1969年11月出生,博士,教授,多年从事害虫生物防治和昆虫细胞培养的教学和科研。先后为本科生讲授害虫生物防治、昆虫生态与预测预报和农业昆虫学等课程,为硕士研究生讲授昆虫病理学、昆虫学研究技术及进展和害虫生物防治原理和技术等课程。
从事学科领域:
一级学科:植物保护 二级学科: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主讲课程:
主讲本科生农业昆虫学、昆虫生态与预测预报等课程。
主讲硕士研究生昆虫学研究技术及进展、昆虫病理学等课程。
研究方向:
教学工作:
指导硕士研究生7人。
主持和参加的教学研究课题
1. 昆虫生态学及预测预报 2005-2007 莱阳农学院A类课程建设 参加。
2. 昆虫生态学及预测预报实验教学方法的研究 2005-2007 莱阳农学院教改项目 参加。
3. 生物防治 2006-2008 莱阳农学院A类课程建设 参加。
4. 农业昆虫学 2007-2007 莱阳农学院校级精品课程建设 参加。
参编教材: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一五”规划教材《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学》 参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北京 2008。
科研工作
学术成就:
1998年至2001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苏云金芽孢杆菌(Bt)的分子生物学研究;2002年访问日本京都工艺纤维大学,进行昆虫新病原资源的调查和交流;2004年至2006年在美国康奈尔大学昆虫生化和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进行访问,从事昆虫中肠生理和增效蛋白作用机理的研究。先后建立了八字地老虎、粉纹夜蛾、棉铃虫和华北大黑鳃金龟等多种昆虫的细胞系,筛选出高产病毒和高表达重组蛋白的悬浮性细胞系QB-Tn-9-4s及其几个克隆株,具有较好的开发和应用前途;构建了转基因细胞系TMs7311和Tn5B-40,明显改善了病毒连续传代中的传代效应,为昆虫病毒的致病机理研究和重组蛋白的生产奠定了基础;从我国各地分离和筛选了多株高毒力的昆虫病原微生物,包括苏云金芽孢杆菌(Bt)和昆虫病毒等,从中克隆了十余个杀虫蛋白基因和增效基因,为转基因植物的生产和基因工程生物杀虫剂的开发提供新基因资源。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转基因植物专项子课题、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和教育厅科技计划各一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项目和省级课题多项,获省自然科学二等奖二项,地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三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邮编:266109 电话:0532-58957727 邮箱:qnxczxxy@163.com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长城路700号
鲁ICP备13028537号 -5 鲁公网安备 37021402000104号版权所有:yl23411永利(集团)有限公司官网 网络信息员:0532-86550515